高考备考网

2018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2023-01-07 17:21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辽宁高考语文作文是怎么预测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辽宁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近年来,命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材料作文、全国新课标卷Ⅱ“谁是当代最具风采的人”材料作文、重庆卷“小男孩让公交车司机等残疾母亲”材料作文等。这道题目也是有关时代热点的材料作文,与上述几道的命题思路一脉相承。

要写好材料作文,就要认真分析材料,弄清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则材料的关键内容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依据,其关键词是“第一(或首创)”,写作中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

以下角度可供参考:(1)创新才能成功。何为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便是创新。创新是支持一个人精彩生活的支柱,是支撑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一个时代被尊崇的荣耀来源。(2)勇争第一。世界之大,人才之多,不去争取,是不会轻易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一个人没有永争第一的激情,很可能会被埋没于人群之中。(3)敢为人先。第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最先看到春天的美好;第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最先拥抱广阔的蓝天;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最先尝到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喜悦。正是有了敢为人先的勇气,人类才能不断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社会才能不断进步。(4)竞争与合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又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小编推荐:

将首创进行到底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们在为屠呦呦获奖欢呼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对于这些热议,我认为应尊重首创,将首创进行到底。

尊重首创,能够使个人有所成就。从古到今,首创精神一直都推动着个人的进步与发展。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他的诗篇风格悠然;罗贯中首创章回体小说,他的巨作流传千古;郑板桥独创“板桥体”,他的书法别有韵味;邹承鲁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岛素,他的贡献载入科学史册……这些人能够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就,正是首创精神给予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首创能够使人有所成就。尊重首创,对人走向成功十分重要。

尊重首创,能够促进团队的进步。对于一个团体来说,首创精神是推动团队进步的源泉。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整个团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促使团队不断进步。闻名于世的贝尔实验室,正是充分发挥了首创精神,其科研人员有权利研究属于自己的课题,因此揽获多项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是实验室的灵魂,同时也是实验室前进的动力,“贝尔”的成员们正是秉持着追求首创、一切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理念,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动着团队的进步。

尊重首创,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赵武灵王首创“胡服骑射”,一反传统的宽大战袍,使赵国国富民强;安徽小岗村首创“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袁隆平首创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而今天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可是却仍旧面临着美国等大国的威胁,所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首要之责。因此我们要尊重首创,提高国际竞争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折射出的不只是奖项颁给个人还是团队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更重要的是在提醒我们首创的重要性。威?布莱克曾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对此,我也想说,尊重首创才是科学创新的本源,要将首创进行到底。

高考语文作文哪些题材受欢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小学在新教学楼的楼梯间,设置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简单介绍及相关图片,本想是为了方便学生注目、了解、学习,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熟视无睹。

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喜讯传来,该小学立即设立了“二十四节气”宣讲员。自由活动时间,楼梯口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围着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听取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宣讲。

对以上的新闻,你有何认识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预测依据】

2018年高考语文考什么?习近平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重大的变化有二点:(1)《大纲及说明》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对选考模块重新设置,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2)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民俗等的内容。同样,高考作文极可能从“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角度进行命题。

全国新课标一定仍将沿袭“材料作文”的模式,其命题材料应当是“时事类”,而自主命题的省市或仍然会沿袭自己的命题模式,或倾向于全国新课标模式作一定的改变。总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将是主流模式,采用这个模式命题的机率很大。同时,备考时,还应该着重关注“文化”方面的时事与话题。

【思路解析】

高考语文命题特别顾问、语文教材主要策划人、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温儒敏先生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要往理性靠拢。——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导向。就这一作文题而言,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既要有点赞,又要有批评:点赞该小学有超前意识,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前,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就意识到要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做得不够完美,还没有夯实,但还是能够抓住申遗成功这一契机大张旗鼓地宣讲“二十四节气”。

二、既要有批评,又要有反思:为什么总要等到外国人或国际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中国才意识到其重要性呢?小学生稚嫩的肩膀担负不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学者、知识精英应当成为中国文明的守夜人、守藏使、传播者、弘扬者、向导,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硕果。

三、既要有反思,又要有倡言:不要等到中国传统文化被东亚某国抢注之后才痛心疾首。可以倡议中国人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应当珍视传统,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可以引入“软实力”概念进行阐述。希冀在未来的日子里,制定、实施好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计划,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展现新的活力,尤其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参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其所承载的智慧底蕴和创造力薪火相传。

总之,要根据事实扎实而评,选取考试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评析,逻辑缜密,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要凭理而断,对新闻事件要有清晰的理性判断,运用典型有力的论据来论证“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