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网

为人师表的议论文素材 有哪些论据材料

2023-01-10 15:04

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论据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点】知识渊博所以成为教师,品德高尚所以成为模范和榜样。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也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只有同时满足学高和身正这两个标准,才能成为合格教师。

【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作为学生思想行为的示范者,只有随时随地见诸实行,做到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威信、受到学生尊敬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所以,教师要通过以身立教的方式形成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正】师长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立德志的重要时期,他们在个性心理品质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位每天说教的母亲,每天用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实际上起到的促进作用,不如每天工作勤奋、业余时间看书学习的父亲。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同理,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正】举止文雅的张老师连续几年任教某班级后,班上学生的言谈举止便越来越像张老师。这是学生的“向师性”所致,年龄越小的学生,向师性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引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

【反】有的教师认为上课迟到几分钟是“小事一桩”,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学生们坐在教室里等着上课,而教师却随意迟到,就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

【反】只满足学高身正其一的教师,无法成为好教师。有些“学低”者,在自己作为学生时就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成为教师后也没有努力提高,业务不精炼,知识面狭窄,没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些“身歪”者,品德不良、性情暴躁,如无锡某小学的体育教师,因为学生没有遵守纪律,上脚体罚,踹断学生三根肋骨。

【深】学高身正体现教育哲理。“学高为师”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授课时才能收放自如,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身正为范”要求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为教师这个职业做出的最好的注解,这两者密不可分。失去了学问的教师不再有教育学生、给予学生未来的能力,而没有德行的教师,则失去了言传身教的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联】学高身正要求教师全面发展。教师要构建精深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完善技巧,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熟悉所教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要追求“真、善、美”。“真”就是要诚实守信,公平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善”就是把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当做自我职业人生的目的,并为之无私无悔的奉献,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教无类,爱生如一。“美”就是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用得当的举止,优美的言行,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榜样。

【总】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身立教,为学生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