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专业排名 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
2024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中,经济学专业招生2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3人;在吉林招生计划中,数字经济专业招生2人,金融工程专业招生2人;在江西招生计划中,城乡规划专业招生4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5人。
2024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 学科 |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专业名称 | 选科 | 计划人数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经济学 | 不限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化学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能源动力类 | 化学 | 4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社会工作 | 不限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土木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机械电子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金融工程 | 不限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化学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能源化学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应用化学 | 化学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普通类 | 工商管理类 | 不限 | 3 |
2024广东工业大学在吉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 学科 |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专业组 | 专业名称 | 选科 | 计划人数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1 | 数字经济 | 不限 | 2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1 | 金融工程 | 不限 | 2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1 |
2024广东工业大学在江西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 学科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选科 | 计划人数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化 | 4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化 | 5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不限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风景园林 | 化 | 3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2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不限 | 4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环境工程 | 化 | 3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不限 | 5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化 | 2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化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 | 3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不限 | 4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
本科批 | 物理 | 广东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化 | 2 |
本科批 | 历史 | 广东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1 |
温馨提示: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的信息,可以持续关注高考备考网(sltbs.com),本站数据全部来源于各大院校官网、省考试院,同学们可以放心使用。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0多人、副高级职称约700人。拥有全职院士1人,聘有外籍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达100多人次,珠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省“杰青”等省级人才100多人次、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