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网

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

2024-07-27 01:22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中,能源动力类专业招生5人,材料类专业招生1人;在吉林招生计划中,兵器类专业招生9人,计算机类专业招生5人;在江西招生计划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人,能源动力类专业招生4人;在甘肃招生计划中,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招生5人,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招生3人。

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各省招生计划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学科院校名称招生方向专业名称选科计划人数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能源动力类化学5
本科提前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材料类化学1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机械类化学13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网络空间安全化学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材料类化学1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化学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武器发射工程化学8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智能制造工程化学6
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电子信息类化学2
本科批历史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化学8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兵器类化学1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5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普通类数学类化学4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吉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学科院校名称招生方向专业组专业名称选科计划人数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兵器类9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计算机类5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电子信息类8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环境科学与工程类8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测控技术与仪器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机器人工程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材料类11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安全工程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化工与制药类5
本科批历史南京理工大学3马克思主义理论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自动化类1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5预科班3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应用物理学3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江西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学科院校名称专业名称选科计划人数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不限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3
本科批历史南京理工大学英语3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类1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类10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类不限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4
本科批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5

2024南京理工大学在甘肃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学科院校名称招生方向专业名称选科计划人数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化工与制药类化学5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化学3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类化学5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类化学9
本科批(B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化工与制药类化学2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化学3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学6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电子信息类化学2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化学6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学4
本科批(B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机械类化学1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材料类化学5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自动化类化学2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经济学类不限3
本科批(C段)物理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化学5

注:如果同学们想了解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都招什么专业的详细信息,可以在《蝶变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查看,复制打开以下链接:http://gaokao.5646.cn,《蝶变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是一款功能齐全,性价比超高的软件,蝶变AI内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全部来源于各大院校官网、省考试院,同学们可以放心使用。

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4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2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