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专业排名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为了加快开发四
2022年西南石油大学在广东招生计划中:人工智能专业招生3人、会计学专业招生2人、土木工程专业招生5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生3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4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2人。
专业 | 计划招生数 | 科类 | 招生批次 | 计划性质 | 学校招生代码 | 就读校区 | 备注 |
人工智能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会计学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弱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土木工程 | 5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工业设计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工商管理类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工程管理 | 4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应用化学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弱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智能感知工程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油气储运工程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测绘工程 | 4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海洋油气工程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环境工程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弱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电子商务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石油工程 | 4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自动化类 | 7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计算机类 | 6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资源勘查工程 | 2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弱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通信工程 | 4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3 | 物理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色弱色盲和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会计学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俄语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工商管理类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法学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社会工作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经济学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考生 | |
英语 | 2 | 历史类 | 本科批次 | 普通类 | 成都校区 | ||
广播电视编导 | 5 | 艺术(不分科目类) | 本科批次 | 艺术类 | 成都校区 |
注:2022年西南石油大学其他省份招生计划请下载旗胜志愿app查看,旗胜志愿app有各个省市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平台)26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协作)7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6个;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石油化工联合协会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基地、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