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网

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哪些用法

2024-10-26 12:15

“厌”字的含义丰富多样,不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不喜欢”或“满足”。在文言文中,“厌”字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压迫、满足和嫌恶等。具体的解释还需要看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环境。

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什么

在文言文中,“厌”字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以下是“厌”在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见用法:

满足:表示满足、饱足的意思。例如,《史记》中有“厌其口实”,意即满足其口腹之欲。

厌恶:表示不喜欢、讨厌的意思。例如,《论语》中有“君子不厌诈”,这里的“厌”有厌恶之意。

压制、镇压:有时用来表示压制、镇压的意思。例如,“厌胜”一词,指用巫术压制敌人或恶灵。

通“餍”:在古代文献中,“厌”有时候通“餍”,表示吃饱、满足的意思。例如,《庄子》中有“厌其口而心未尝厌”的说法,这里“厌”即为“餍”。

通“压”:在某些古籍中,“厌”还可以通“压”,表示压迫、抑制的意思。

厌倦:表示感到厌烦、不再感兴趣的意思。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厌”的具体含义。

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什么

一、动词用法

表示“满足”

例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解释:“厌”在这里是“满足”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学习而不觉得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这种用法常出现在表达人的学习态度、欲望等语境中,体现一种对知识、事物追求不止的精神。

表示“厌恶;讨厌”

例句:“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解释:“厌”与“恶”同义,都表示“厌恶、讨厌”。这句话的意思是“(水)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在这种语境下,“厌”用于表达人的情感倾向,对事物的负面态度。

例句:“然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吾已厌闻。”(《宋史・晏敦复传》)

解释:“厌闻”即“讨厌听到”,此句通过人物语言来表达对某事物(这里是指某种言论)的厌恶情绪,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和情绪。

表示“饱;吃饱”

例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君不知兮可奈何!秋风起兮木叶下,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鲈之美兮胜鲈脍,厌鲈脍兮思鲈羹。”(古代乐府诗)

解释:在这段诗中,“厌鲈脍兮思鲈羹”的“厌”也是“饱”的意思,描述了诗人对鲈鱼美食的感受,先是品尝了鲈脍(鲈鱼片),之后又思念鲈羹(鲈鱼汤),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思乡情绪和对家乡美食的眷恋。

二、形容词用法(通“餍”)

表示“美好”

例句:“厌厌良人,秩秩德音。”(《诗经・秦风・小戎》)

解释:“厌厌”在这里是形容词,形容人的容貌美好或安详和悦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安静柔和好夫君,彬彬有礼声誉佳”。这种用法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出现,用于赞美人物的容貌、气质等方面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