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原文及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
《促织》是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是诗人听闻蟋蟀而感秋,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怀之感。
则在文言文中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便”。《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连>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等。
“则”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通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入则孝,出则弟。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如:
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一、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那么”。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三、表示“则”后面的事情是早已发生的,可译为“原来已经”。
乃诸河,则在舟中矣。(到了黄河边上,他们原来已经上船了。)
四、表示原因、结果。
事智者众,则法败。(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多,法制就会败坏。)
五、在并列分句中,上下分句各嵌入一个“则”字,表示对比,有的可译为“就……就……”,有的不译。
1.得地则生,失地则死。(得到土地就生,失去土地就死。)
2.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子女玉帛,您是有的;羽毛齿革,您土地上出产。)
六、用于假设句的表假设的分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
1.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那秦国如果肆无忌惮地自称为帝,进而行进于天下,那么我鲁仲连只有奔向东海死去了。)
2.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项王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将说道:“认真守住成皋,假如刘邦想挑战,千万不要跟他交锋。”)
七、用于让步的第一分句中,可译为“倒是”。
1.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巧倒是巧了,还未达到完善的地步。)
2.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国家治倒是大治了,但并不是信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