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网

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3-01-06 18:06

高考马上就要出分填报志愿了,那么报考有哪些技巧方法,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高考填报志愿方法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高考填报志愿方法:

掌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报考技巧;其次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不适用,以及许多院校没有规定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时候,牢记采用梯度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即所报院校必须在前3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至少是该院校在前一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或者是考生能判定其当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再做到使志愿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

高、中、低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高分考生近几年一般指高考成绩在63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原则上可以填报任何一所高校。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生若要填报名校的热门专业,成绩大概要在650分左右甚至更高。此类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充分利用同批志愿中可填学校的个数,避免选择面过窄;同批志愿学校之间及同一学校专业志愿之间梯度要合理;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冷热搭配,如果只填热门专业,很可能会造成高分落榜。要将志愿有意识地分散,选一至二所保底的学校。

对于分数在重点线之上但超出重点线不多的考生来讲,第一批志愿填报较为冷门的重点院校或者本地区的重点院校;对于分数在一般本科线和重点本科线之间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愿。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实力往往相差不大,专业选得好,既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

对于低分考生来讲,报考志愿的最高原则是避免落榜,因此应当避开热门。一般来讲,农、林、水、地、矿、油类的院校以及专业,分数相对较低,可作为报考的重点。低分考生填报志愿时,也要认真填写,不要轻易放弃。

综合兼顾,统筹考虑。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很多因素:一是升学: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或家长,一般是高考成绩不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考生报志愿在保证能被录取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潜能发展的专业,这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进入相近专业,同样为今后的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基础,再通过考研、读博得到修正。二是就业:这往往是一类很有把握上线被录取的考生,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这几年我国的职业需求情况变换很快,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孩子苦恼,家长痛心。有些家长过于把这个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个人的潜能发展,将会得不偿失。因为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三是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太背离,也许需要慎重考虑。

拉开梯度,横纵兼顾。安排设计好第二三志愿,会达到拾遗补缺的目的。一般说来,一志愿报考名牌院校,二三志愿可选择非名牌;一志愿选择京内或大城市院校,二三志愿可填报外地或偏远地区院校。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20至5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在填报第二、第三志愿时,还要认真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是否接收第二志愿考生、接收条件有哪些,如名额、比例、分数级差、各专业录取的办法等,再进行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一度教育专家毛老师近日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谈到:作为孩子的家长,关心孩子大学填报志愿是理所当然,但是也要记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把孩子当成实现你个人梦想的工具,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家长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参谋人员而非决策者。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做好参谋呢?

家长可以参加每看年三四月份举行的高招咨询会,充分了解你和你的孩子都感兴趣的学校。收集相关学校的宣传资料,仔细阅读。比如,学校的招生计划,大概录取分数线,是否为211工程院校等。

家长可以在各大高校的网站上了解一些相关信息,目标高校的历史沿革、学术水平、国际交流情况以及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等。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的主辅修课时的安排比例和学分评定、重修不及格课程的相关规定,学校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等。

在没有目标学校时,家长可以搜集一些对孩子填报志愿有用的信息,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这样说哪个学校的什么专业特别好,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当然不能带有命令式的口吻。

慎重填好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的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第一志愿有两个层次:一是每一录取批次有一个选择院校的第一志愿;二是每个院校的专业选择中有一个第一志愿。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达80%-85%,有的学校甚至高达100%。几乎所有院校,都很看重考生的第一志愿,因此,必须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免得造成终身遗憾。知名度高的学校,一般竞争激烈,报考的同学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妥善的选择。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要破除自卑感,相信自己,在填报时避免过分保守。

近几年的统计表明,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占到85-90%,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率平均约为95%,很多学校多年都没有录取过第二志愿的考生。这是因为高校实行按志愿录取,若第一志愿不足,方可接受第二志愿。事实上,第一批录取院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同时高校从稳固学生的学校和专业思想出发,也愿意招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因此,考生被录取的最大几率存在于第一志愿中,一旦第一志愿落选,所填报的同一批层次的其他平行院校往往也录取满额,填报的第二、三志愿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被录取的机会(被录取可能性仅为5%),这时就有可能落到下一批院校,如果下一批院校中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也许会进入专科层次院校进行录取,甚至名落孙山。

不可轻视二、三志愿

固然第一志愿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三志愿就能轻视和马虎。由于生源充足,各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持续升高,但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有限,录取是按照高考志愿、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的,难免与有些考生失之交臂。这就要求考生重视并填好二、三志愿,以争取录取机会。应当把眼光放开些,研究和选择填报招生计划多、有可能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的学校。

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学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较为满意的学校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时,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够实现。第二志愿是招生部门在每个录取批次中,第二次投递给招生学校供其选择录取的考生志愿。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校都要从填报了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补充选择录取新生。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因此,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应该是这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填报人数较少、较冷的学校。

填报平行志愿顺序有讲究

注重院校顺序与梯度,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而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严格的顺序。

平行志愿的排序有先后顺序,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检索投档的顺序。计算机在检索时是按照A、B、C、D、E五所学校的顺序进行检索,尽管志愿是平行的,但是顺序也是有先后的,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还是要注意学校的顺序。

建议考生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梯度与各院校的名气、实力、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有关。考生应仔细分析、综合判断。

◆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

建议考生,还是要适当拉开差距,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

◆不要跟风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热门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热门专业是目前紧俏、供不应求的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就会激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两者结合,相互兼顾。

◆慎重填报不服从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更要慎之又慎。平行志愿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同时对于考生而言填报专业的难度将加大。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以后,高校生源分数更为集中,密度更大,原来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相差上百分,如今由于生源高度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只有10多分的差距,热门专业因为高分考生云集,可能也就1~2分的分差,甚至可能出现专业无分差的情况,对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而言,一分之差就可能有几十或上百名学生。

此时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即使考生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他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院校志愿的填报固然重要,但千万不可忽视对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专业志愿前,考生最好通过咨询选报的高校来确定保险系数高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