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参加本次选考科目考试的同学看过来,2021年1月选考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出来啦!快来对对看。选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卷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厦门市(如下图所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中心,南接南海,西北与漳州相连,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范围内对城市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交通 B. 河流 C. 地形 D. 气候
2. 厦门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外迁城市人口 B. 接受产业转移 C. 提供资金技术 D. 供应农副产品
3. 厦门市能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主要得益于(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发展历史悠久 C. 旅游资源丰富 D. 港口产业发达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城市主要沿铁路线分布,交通是影响城市分布
重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和交通等,对该区域城市分布影响较大,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地形直接影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分布影响也较大,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图示范围内该区域的气候为***带季风气候,气候对城市分布影响最小,故D正确。故选D。【2题详解】
厦门市作为该地区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经济技术及发展水平高,可以为周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厦门市会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迁入,并将其部分产业向外转移,是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据图可知,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海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因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历史、旅游资源、港口产业对成为中心城市影响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
手机是现代人的必需品且更新速度快,随着手机由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发展,手机电池同样经历了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到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的发展。目前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集中在中、韩、日三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爆炸性发展时期。完成下面小题。
4. 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集中在中、韩、日三国,最可能是因为这三国( )
A. 原料充足 B. 市场广阔 C. 技术领先 D. 劳动力廉价
5. 目前,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爆炸性发展时期,正好顺应
社会发展趋势是( )A. 数字化 B. 节能减排 C. 智能化 D. 经济全球化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中、韩、日三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领先,导致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集中在中、韩、日三国,C正确;三国中日本和韩国矿产资源贫乏,因此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原料并不充足,A错误;中国的市场广阔,但韩国和日本的市场并不广阔,B错误;锂离子电池产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跟劳动力廉价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全球不断在推进新能源的建设,实现“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矿物能源的消耗等,因此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爆炸性发展时期,正好顺应的社会发展趋势是节能减排,B正确。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爆炸性发展时期跟数字化、智能化和经济全球化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中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量达1200万多吨,其中世界盐湖锂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中国及美国。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下图示意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6. 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近海的陆地区域 B. 北部山地丘陵区域 C. 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泊 D. 近海的大陆架区域
7. 我国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③推动海洋科学考察的发展
④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江苏省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做法是( )
A. 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轻环境压力 B. 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C. 统筹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 D. 实施生态修复,多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6. D 7. A 8.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近海的大陆架区域和西部山地丘陵区域,D正确。东部近海的陆地区域、北部山地丘陵区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泊较少,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2020年底,我国基本建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①②正确。目的不是为了推动海洋科学考察的发展和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③④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统筹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有利于保障生态保护红线,C符合题意。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有效做法,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实施生态空间保护和管控的细化,是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具体化,可以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的破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居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为协调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完成下面小题。
9. 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时,在洛杉矶(30°N,120°W)上小学的某学生最有可能进行的活动是( )
A. 吃晚饭 B. 睡觉 C. 吃午饭 D. 上课
10. 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 )
A. 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葫芦岛市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 上海日出方向由东南转为东北 D. 北京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洛杉矶(30°N,120°W)是西八区,北京时间比洛杉矶时间快16个小时,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时,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洛杉矶时间为6月5日凌晨4时50分,当地上小学的某学生最有可能进行的活动是睡觉,故选B。
【10题详解】
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为期6个月,即是6月5日--12月5日,地球公转的速度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故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后变快,A错误。6月5日--9月23日,葫芦岛市昼长夜短,9月23日--12月5日,12月5日葫芦岛市昼短夜长,B错误。6月5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上海日出方向为东北,9月23日--12月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上海日出方向为东南,C错误。6月5日--6月22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变小,6月22日--12月5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小,北京正午室内阳光面积变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昼夜长短
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h);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目在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相反。影响区域降水分布的因素是多样的,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观察发现,加那利群岛的地表有沙状粉尘物质覆盖。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周边陆地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 自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增 B. 降水量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C. 自中部向沿海地区逐渐增多 D. 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多
12. 推测加那利群岛地表的沙状粉尘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海岛珊瑚的碎屑 B. 北非陆上的沙漠 C. 入海径流的泥沙 D. 洋流带来的泥沙
13. 图示甲区域降水量多少及原因分别是( )
A. 降水偏少受东北信风影响 B. 降水偏少西风控制
C. 降水偏多受西南季风影响 D. 降水偏多信风控制
【答案】11. A 12. B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南北两侧地势相对低平;该地区降水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增,跟纬线大致平行,A正确、BC错误。北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多,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
读图,加那利群岛位于非洲西北侧的海洋上,由于当地盛行东北信风,从北非陆上的沙漠携带大量的沙状粉尘物质随着风力的减弱,沉降在加那利群岛,B正确。海岛珊瑚的碎屑不是沙状粉尘物质,A错误。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没有入海径流,C错误。洋流带来的泥沙主要在海岛四周,不是在岛屿的地表,而且不是沙状粉尘物质,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从纬度来推断,该地不受中纬度西风影响,也不受西南季风影响,BC错误。当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信风大多是离岸风,空气炎热干燥,降水偏少,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全球一共有6大风带,分别是: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带、南半球——西北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带、南半球——东南风带,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白令海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海区呈三角形,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隔阿留申群岛与太平洋相连,西岸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山地的最东端。下图分别示意Ⅰ、Ⅱ时期白令海北部西海岸60°N~62°N大陆坡纵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4. 相较于Ⅰ时期,导致Ⅱ时期陆上径流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地下水补给多 B. 大陆架下沉 C. 海水侵蚀剧烈 D. 全球气候变暖
15. 据图可知Ⅱ时期该海域可以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A. 海洋捕捞业 B. 采矿业 C. 海水养殖业 D. 制盐业
16. 推测图中白令海60°N海水表层浮冰移动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答案】14. D 15. A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Ⅰ时期陆上径流较小,Ⅱ时期陆上径流量更大,海冰覆盖面积更小,而且出现了很多浮冰和大冰块,可推测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多,水循环更活跃,气温升高,高纬度出现了很多融化的浮冰和大冰块,D正确。与地下水补给多、大陆架下沉、海水侵蚀剧烈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Ⅱ时期气温较高,海冰融化多,海面较广阔,鱼类生长较快,渔业资源较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A正确。采矿业、制盐业跟Ⅱ时期的关系不大,BD错误。海水养殖业在两个时期都可发展,C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白令海60°N海水表层浮冰的移动,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也受千岛寒流的影响,都是自东北流向西南,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危害: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破坏生物生存环境,而加快某些生物灭绝速度。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装机容量1100万千瓦)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线路全长2084km,是我国首个特高压“走出去”项目,是全球同电压等级下输电距离最远的线路,是巴西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环保零处罚的大型工程。下图示意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输电线路。
(1)指出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说明巴西建设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给巴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3)推测我国为建设环保零处罚的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巴西能源资源供求配置不平衡,北部水能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市场需求量小,而巴西的大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水能资源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因此需要进行"水电南调"的建设。
(2)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可以缓解南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就业,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减轻环境污染。
(3)重视对工程全线进行考古勘察,对发现的遗迹进行保护;重视对环保的监管;重视科技投入,采用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国企进行建设;重视生态的修复,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输电线路图为材料,涉及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中国与巴西联合建设"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打造了一条"水电南调"的电力长廊,"水电南调"工程北连亚马孙河流域的美丽山水电站,南接重要工业城市里约热内卢。根据材料,结合巴西能源分布特点,巴西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巴西能源资源供求配置不平衡,北部水能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市场需求量小,而巴西的大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水能资源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因此需要进行"水电南调"的建设。
【小问2详解】
巴西建设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给巴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对输出地来说能够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输入地而言,可以缓解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减少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小问3详解】美丽山水电站送出工程是巴西近年首个零环保处罚的大型工程,获评2019年度 “巴西社会环境管理最佳实践奖”。2020年12月,美丽山一期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是首个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工程跨越巴西五个州,途经原住民生存区、地质保护区,线路沿线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推测我国在建设该工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重视对工程全线进行考古勘察,对发现的遗迹进行保护;重视对沿线生态的投入,例如穿越亚马孙雨林,特高压线从雨林上空飞越;重视对环保的监管,例如为了更好地做好环保工作,执行巴西的环保政策,美丽山二期项目专门聘请了巴西当地的专家担任项目的首席环境官;重视科技投入,采用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国企进行建设;重视生态的修复,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省辖县级市五常市参照国际好大米标准,设立27个流程、99道工序,建立产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五常大米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成为拥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5项桂冠的大米产品,是“五好”大米。2023年8月2日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五常市部分稻田受灾较严重。下图示意五常市位置及范围。
(1)五常大米是“五好”大米,推测具体是哪“五好”。
(2)指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五常市稻田受灾较严重的区域,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推测五常市为五常大米能拥有5项桂冠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产地好、气候好、水源好、土壤好、种子好
(2)西北地区。地势低洼,河流汇集。
(3)严格大米的生产标准和工序,推进品牌建设战略,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推行防伪溯源应用体系;搭建“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新平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五常市位置及范围图为材料,涉及东北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五常稻米产业代表着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五常大米更是黑龙江的一块金字招牌。五常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森林茂密,湿地面积广阔,工业污染较少,环境优美,有肥沃的黑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生长期较长,气温较低,病虫害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少,五常大米品种优良,灌溉水源水质好,严格生产工序,培育优良种子等,所以形成了“产地好、气候好、水源好、土壤好、种子好”的“五好”大米。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五常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北地区河流汇集,地势低洼,容易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又是主要的稻米种植区,是稻田受灾较严重的区域。
【小问3详解】
五常大米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五项桂冠。读题干“五常市参照国际好大米标准,设立27个流程、99道工序,建立产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五常大米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可知,五常市为五常大米能拥有5项桂冠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大力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按照严于国际高端大米标准,严格生产工序,努力打造优质、绿色、高端稻香米生态种植基地;五常市推进五常大米品牌建设战略,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形成米企、稻农、消费者三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重视五常大米品牌建设与保护和价值提升工作;建数字农业示范园和有机精准农业种植基地,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管控,水稻基地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建设五常大米网,推行防伪溯源应用体系;五常市积极搭建“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新平台等。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帕隆藏布是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呈东南—西北走向,到通麦镇附近有易贡藏布汇入,两条河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且相对流淌,后转向南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大峡谷深3555m,是世界第三大峡谷,318国道从中穿过。下图示意易贡—帕隆藏布流域分布。
(1)判断导致易贡藏布、帕隆藏布两条河在一条直线上且相对流淌的地质构造并解释原因。
(2)图示区域纬度较低,却分布大量冰川,请说明理由。
(3)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对图示318国道通麦路段的影响。
【答案】(1)该区域属于断层构造,判断理由:该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亚欧板块,形成了东南—西北走向的断层构造。
(2)该区域海拔很高,气温较低,有大量冰川的分布。
(3)图示区域西北和东南地势高,通麦地势最低,地势起伏大,道路条件差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易贡—帕隆藏布流域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地质构造、交通线路的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致易贡藏布、帕隆藏布两条河在一条直线上且相对流淌的地质构造是断层线构造,判断理由是:两条河流的都是呈东南—西北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亚欧板块,形成了东南—西北走向的断层构造,因断层线上岩层破碎,流水下切强度大,形成峡谷地貌。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虽然纬度较低,但是海拔很高,附近有好多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山,有大量冰川的分布。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是西北和东南地势高,通麦附近地势最低,地势起伏大,导致318国道通麦路段只能沿河分布,附近有著名的“通麦天险”,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和波密县之间,全长14公里,由于道路条件差、周围山体疏松、脆弱,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因此,该处成为川藏线最难走的一段路。